蕲水李居士承芳余先世故交也往余过其邑迫行不及一访兹辱遣介二子不远数千里谒余白下因归作此寄焉
四世通家几阅年,吴山楚水邈风烟。
却惭间岁双旌过,不及中林半刺传。
二妙喜看承鲤学,三湘遥此寄鸾笺。
何时独鼓洞庭楫,径访云巢赤岸边。
却惭间岁双旌过,不及中林半刺传。
二妙喜看承鲤学,三湘遥此寄鸾笺。
何时独鼓洞庭楫,径访云巢赤岸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老友李居士的回信,表达了对多年未见的遗憾和对后辈的赞赏,同时寄托了重逢的期待。
首联"四世通家几阅年,吴山楚水邈风烟"用通俗的话说:我们两家世代交好已经很多年了,但隔着吴楚两地的山水,多年未见。这里用"四世"强调交情之久,"邈风烟"形象地表现了距离之远。
颔联"却惭间岁双旌过,不及中林半刺传"可以理解为:很惭愧前些年我路过你家乡时公务匆忙,没能去拜访你。这里"双旌"指官员仪仗,说明作者当时有官职在身,"中林"借指李居士的住处。
颈联"二妙喜看承鲤学,三湘遥此寄鸾笺"说的是:很高兴看到你的两个儿子继承了家学("鲤学"用孔鲤继承孔子学问的典故),所以从远方(三湘指湖南地区)给你写了这封信("鸾笺"是美称信纸)。
尾联"何时独鼓洞庭楫,径访云巢赤岸边"表达了美好愿望:什么时候我能独自划船穿过洞庭湖,直接去你隐居的地方("云巢")拜访你呢?"赤岸边"可能指李居士住处的景色。
全诗语言优美但不晦涩,通过时空的交错(从回忆过去到期待未来),既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又赞赏了对方孩子的优秀,最后以想象重逢作结,感情真挚动人。诗中用"鲤学"、"鸾笺"等典故都很贴切,不显得生硬,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