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家兄孙敏书

自嗟家世本无年,九十兄今在眼前。
料检蚕渔犹俗累,扫除荆棘或仙缘。
饥寒幸未同荣启,官职虚教望阿连⑴。
何日村南共烟舍,此生容易说归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写给哥哥的家书,字里行间透着平凡人生的温暖与遗憾。

开头两句像老照片:诗人感叹家族没有长寿基因,可九十岁的哥哥却健在,这种又惊又喜的心情就像我们突然发现长辈珍藏的老物件还完好无损。"九十兄今在眼前"这句特别动人,九十高龄的哥哥还能收到书信,本身就是人间奇迹。

中间四句是老人絮絮叨叨的家常:养蚕打渔这些农活还是放不下,清理门前的杂草倒像是修仙——把日常劳作说得这么清新脱俗。虽然日子清贫,但比古代饿死的荣启期强;虽然没当官,但看着哥哥(阿连)就满足了。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就像现代人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最后两句是全诗最戳心的部分:老人盼着和哥哥在村头老屋重聚,聊聊归隐田园的梦想。这里的"容易说归田"特别耐人寻味——明明归隐是件难事,却说得很轻松,就像现在我们总把"回老家养老"挂在嘴边,其实心里知道未必能实现。

整首诗就像一碗温热的家常菜,没有华丽辞藻,却饱含兄弟情深。诗人用养蚕、除草这些日常小事,写出了中国老人特有的豁达:认命但不认输,平凡却不平庸。尤其是最后那个看似轻松的田园梦,藏着多少老人未竟的心愿,让人读来鼻子发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