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渔夫三十年来在江上钓鱼的故事,但背后藏着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三十年来江上游,水清鱼见不吞钩"说老渔夫在江上钓鱼三十年,江水清澈得能看见鱼,但鱼就是不咬钩。这里用"水清鱼见"比喻人生中很多机会看似就在眼前,但就是抓不住,暗示努力不一定就有收获的现实。
后两句"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工夫得便休"更妙。老渔夫把钓竿都砍了重新种竹子做新钓竿,看似在说钓鱼工具,实际是说人生要懂得适时放弃、重新开始。"不计工夫"是说别总算计付出了多少,该放手时就潇洒放手。
全诗用钓鱼这件小事,道出了人生大智慧:面对求而不得时要学会转变,过分执着反而徒增烦恼。就像我们现代人找工作、追梦想,有时候换条路可能比死磕更明智。诗中那种"得便休"的洒脱态度,正是历经沧桑后的通透。
德诚
僧。宪宗元和至武宗会昌间在世。嗣药山惟俨,与云岩昙晟、道吾宗周为同道交。住苏州华亭,常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世称华亭和尚,又称船子和尚。撰《拨棹歌》三十九首,多歌咏渔人生活以寓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