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秋夜宁静悠远的景色,以及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前两句用"日落"和"潮平"勾勒出黄昏时分的江边景象:夕阳西下,潮水涨满,白鹭栖息的小洲显得格外宁静。这里用"青溪"和"白鹭"的色彩对比,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继续描写秋夜的特色:树林幽深仿佛常在下雨,平静的江面透着秋意,清凉的月光从天边洒落,银河低垂仿佛要贴近渡口。这些描写都很细腻,尤其是"江静易生秋"这句,把抽象的秋意写得具体可感。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看着天上飞过的雁群,却不见它们带来家乡的书信。这里用鸿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思念之情。全诗由景入情,在优美的画面中自然流露出淡淡的愁绪。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单的笔触就描绘出江南秋夜特有的静谧之美,同时又在景物描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读来余韵悠长。
陈昂
陈昂(《淳熙三山志》作昴,疑误),字直孙,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承事郎。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除秘书丞,迁都官员外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四年,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五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九四)。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