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天竺比邱梵名娑羯延主北禅古刹十六韵

世阅三千外,程逾十万强。须弥经日月,沙界饱风霜。

崭崄攀猱狖,岩穷狎虎狼。佩镰炊石火,洗钵漱冰浆。

赤脚寒无著,华颠岁亦忘。芜菁烹作糁,毡罽绩为裳。

吹角驱魔鬼,持珠诵法王。唐音通呗咒,胡语省迎将。

细齿如童龀,庞眉自老苍。娑婆同印度,膻浊混氐羌。

二伴来殊域,三生话旧邦。黧皮俱瘦肋,绀目并凹眶。

合掌跏趺惯,垂腰辫发长。慈悲无怨爱,解脱得清凉。

为说宰官法,偕登选佛场。北禅金布地,卓锡待支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来自天竺(古印度)的僧人娑羯延在北禅古刹修行传法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异域僧人的苦修生活和佛法精神。

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先写僧人远道而来("世阅三千外,程逾十万强"),经历了漫长艰辛的旅程,穿越须弥山(佛教圣山),饱经风霜。

2. 接着用一系列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僧人的苦修: - 在险峻山崖间攀爬("崭崄攀猱狖") - 与野兽为伴("岩穷狎虎狼") - 用镰刀打火做饭("佩镰炊石火") - 用冰水洗漱("洗钵漱冰浆") - 赤脚不怕寒冷("赤脚寒无著") - 用芜菁煮粥("芜菁烹作糁") - 用毛毡做衣服("毡罽绩为裳")

3. 然后描写他的宗教活动: - 吹法号驱魔("吹角驱魔鬼") - 诵经念佛("持珠诵法王") - 能用汉语和胡语交流("唐音通呗咒,胡语省迎将")

4. 特别刻画了僧人的外貌特征: - 细小的牙齿像儿童("细齿如童龀") - 浓密的白眉毛("庞眉自老苍") - 黝黑瘦削的面容("黧皮俱瘦肋") - 深陷的眼眶("绀目并凹眶") - 长长的辫发("垂腰辫发长")

5. 最后写他传播佛法的场景: - 盘腿打坐("合掌跏趺惯") - 讲解佛法("为说宰官法") - 在北禅寺布道("北禅金布地")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大量具体的生活细节,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这位异域僧人的真实生活 2. 通过对比描写(如"细齿"与"庞眉"),生动刻画人物形象 3. 展现了佛教苦修的精神境界("慈悲无怨爱,解脱得清凉") 4. 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画面(汉语与胡语并用)

全诗就像一幅生动的古代人物画卷,让我们看到了千年前一位印度僧人在中国传法的真实场景,感受到宗教修行者的虔诚与坚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