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文忠遗像 其三 (辛丑、壬寅(光绪二十七~八年、一九0一~0二))

一簪华发岸纶巾,云海相望寄此身。
梦里如曾迁海外,不辞长作岭南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老人(苏文忠,即苏轼)的形象,表达了他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一簪华发岸纶巾,云海相望寄此身":老人用簪子束着白发,戴着朴素的头巾,在云端眺望远方。这里展现了一个历经沧桑却依然从容的形象。"云海相望"暗示他虽身处困境(被贬岭南),却能把目光放远,保持开阔的胸襟。

后两句"梦里如曾迁海外,不辞长作岭南人":诗人想象苏轼在梦中似乎已经习惯了流放生活,甚至愿意永远做个岭南人。这体现了苏轼随遇而安的乐观精神——即使被贬到偏远之地,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既来之则安之"的生活智慧。诗人通过苏轼的形象告诉我们:人生难免遭遇逆境,重要的是保持豁达的心态,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启发——面对困难时,与其抱怨,不如调整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