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水帘洞黄秀才
读书避世喧,结庐五云表。
澹泊足生涯,诘曲藏深杳。
仰观红日近,俯视众山小。
沧溟舞澎湃,云气度浩渺。
乔松蔓翠萝,绝壁挂啼鸟。
一派从天来,长练挂木杪。
海鸥忘机智,峒蝶惊飞绕。
亦知山房静,而被俗客扰。
作诗寄殷勤。努力须壮少。
他年腾踏去,蕙账猿惊晓。
澹泊足生涯,诘曲藏深杳。
仰观红日近,俯视众山小。
沧溟舞澎湃,云气度浩渺。
乔松蔓翠萝,绝壁挂啼鸟。
一派从天来,长练挂木杪。
海鸥忘机智,峒蝶惊飞绕。
亦知山房静,而被俗客扰。
作诗寄殷勤。努力须壮少。
他年腾踏去,蕙账猿惊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士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人首先描述了黄秀才的隐居环境:他在远离喧嚣的深山中搭建茅屋,周围云雾缭绕。这里的生活简单朴素,住处隐藏在曲折幽深的山间。从高处看,红日仿佛触手可及,群山都显得渺小,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超然的心境。
接着用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隐居地的美景:大海的波涛、飘渺的云气、松树上缠绕的藤蔓、悬崖上的鸟鸣,还有从天而降的瀑布像白练挂在树梢。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有壮阔的海天,又有细腻的山林细节。
诗中特别提到海鸥和蝴蝶的自由自在,暗喻隐士不受世俗机巧束缚的生活状态。但这样的宁静有时也会被访客打扰,于是诗人写诗勉励黄秀才:趁着年轻继续坚持这样的生活,将来定能有所成就。最后用想象作结:多年后当黄秀才离开时,连山中的猿猴都会为帐中人的离去而惊觉黎明到来。
全诗通过隐居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理想,既有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也包含着对友人的期许。诗中自然意象的铺陈让人感受到山居生活的美好,而结尾的劝勉又使诗歌超越了单纯的写景,体现出真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