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留令韩有怀秦人政成者

纷敷榆柳荫长堤,比屋弦歌讲德齐。
云彩旧传飞殿角,冰壶真不愧关西。
輶轩载笔书驯雉,乡井移风似祝鸡。
独向空桑赛秋社(陈留有伊圣墓),瓣香深荐首重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地方治理景象,赞美了韩有怀这位县令的政绩和品德。

前两句写景:榆树柳树茂盛成荫,长堤边绿意盎然,家家户户都传出弦歌之声,百姓都在传颂道德教化。这里用"比屋弦歌"展现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三四句用典故赞美韩县令:用"云彩飞殿角"的传说暗示他继承了古代贤臣的遗风,"冰壶"比喻他清廉正直的品格,"关西"指代他的出身地,说他确实没有辱没家乡的名声。

五六句具体写他的政绩:他坐着轻车记录民情(驯雉象征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就像古代祝鸡翁驯化野鸡一样成功。这里用驯化动物的典故,形象地表现了他教化百姓的成效。

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感受:独自在伊圣墓(空桑)参加秋社祭祀时,虔诚地献上香火,表达对韩县令深深的敬意。"瓣香"、"深荐"这些词突出了敬意的真挚。

全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物、生动的典故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清正廉明、治理有方的官员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的钦佩之情。诗中"冰壶"、"驯雉"等比喻既形象又富有深意,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这位县令的品德和政绩。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