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礬

七里香风远,山礬满路开。
野生人所贱,移动却难栽。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山礬花(一种野生香花)为主题,用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平凡事物的矛盾魅力。

前两句"七里香风远,山礬满路开"像电影镜头般展开:山野小花的香气能飘到七里外,路上开得漫山遍野。这里用夸张的"七里香"突出野花强大的生命力,与"满路开"形成视觉与嗅觉的双重冲击。

后两句笔锋一转:"野生人所贱,移动却难栽"揭示了残酷现实——这种随处可见的野花被人轻视,但若想把它移植培育,反而难以成活。诗人通过这种矛盾现象,暗喻了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美好:有些事物正因为野生野长才保持本色,强行改变反而会失去其价值。

全诗妙在表面写花,实则写人。它提醒我们:不要用世俗标准评判事物,有些"廉价"的自然之美,恰恰因其不可驯服而珍贵。就像现代人追逐的"天然无添加",诗中早道出了这个哲理——最本真的状态,往往最难人工复制。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