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瑶峰先生持同乡常观察行述示余知公儒臣殉节风义凛然读公爱吟草又如裴晋公故里凤凰山诸什益恍然于公之学有经术平生不朽之事非慷慨捐生一端可竟也余欲出一二语为颂第念忠魂享庙食矣德政纪浣溪矣文章寿梨枣矣捃摭遗
排正气兮天阊。
永手泽兮甘棠。
灵偃蹇兮昔岭,古遗爱兮桐乡。
君回翔兮以下。
猿鹤沙虫兮御女。
问常山兮舌存,羌洵美兮且武。
上升兮安翔。
蜀山青兮蜀水长。
击晁鼓兮齐速,导风施兮浣花傍。
霞为血兮云为裳。
怂长矢兮射天狼。
长吟哦兮来草堂。
载清酤兮泉冽,荐桄榔兮膏融。
朝享帝乡之嘉荐兮,夕归来兮西充。
瀚海冰裂不可以渡兮,翩皓鹤兮辽东。
魂延伫而终曲兮,识当年竹马之儿童。
永手泽兮甘棠。
灵偃蹇兮昔岭,古遗爱兮桐乡。
君回翔兮以下。
猿鹤沙虫兮御女。
问常山兮舌存,羌洵美兮且武。
上升兮安翔。
蜀山青兮蜀水长。
击晁鼓兮齐速,导风施兮浣花傍。
霞为血兮云为裳。
怂长矢兮射天狼。
长吟哦兮来草堂。
载清酤兮泉冽,荐桄榔兮膏融。
朝享帝乡之嘉荐兮,夕归来兮西充。
瀚海冰裂不可以渡兮,翩皓鹤兮辽东。
魂延伫而终曲兮,识当年竹马之儿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语言,歌颂了一位为国捐躯的忠臣(常观察)。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英雄形象塑造(前八句)
- 开篇用"排正气"形容英雄气概直冲云霄,用"甘棠"典故暗示他留下惠民德政。
- "灵偃蹇"四句描写英魂徘徊在昔岭(殉难地),像古代贤臣一样受百姓爱戴,连猿鹤虫鸟都来护卫他。
- "常山舌"用颜真卿宁死不屈的典故,赞美他既有文采又具武德。
2. 灵魂归途(中间八句)
- 描写英魂在蜀山蜀水间翱翔,伴着鼓声回到浣花溪(暗示成都杜甫草堂所在地)。
- "霞为血"用瑰丽想象将英雄血迹化作彩霞,最后以"射天狼"展现他死后仍保家卫国的壮志。
3. 后世追念(后八句)
- 后人备清酒桄榔祭祀,英魂白天在天庭享用供品,夜晚回到故乡西充。
- 结尾最动人:当英魂徘徊时,竟认出了当年一起玩耍的竹马玩伴,这个童年细节让英雄形象更血肉丰满。
全诗妙在:
- 将悲壮的殉节写得如神话般壮美,避免血腥压抑
- 现实(浣花溪、西充)与幻境(天庭、辽东)交织
- 用"竹马儿童"这样生活化的细节收尾,让崇高英雄也有了人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