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歌
君不见,黄河之势何壮哉,迢迢远从天上来。
咆哮万里裂坤轴,盘涡倒捲声如雷。
萦回九曲复东注,刊山湮谷沧溟开。
曾闻源流上接银潢水,饮之不减中濡美。
龙门岧峣连砥柱,山巉岩兮石碨磊。
源泉混混自朝夕,古往今来可能息。
问渠那得常如斯,元气淋漓为扶掖。
我思击楫泛中流,春风杜若沿芳洲。
船头只载一斛酒,醉倚柁楼鼓棹讴。
醉倚柁楼鼓棹讴,相邀织女寻牵牛。
咆哮万里裂坤轴,盘涡倒捲声如雷。
萦回九曲复东注,刊山湮谷沧溟开。
曾闻源流上接银潢水,饮之不减中濡美。
龙门岧峣连砥柱,山巉岩兮石碨磊。
源泉混混自朝夕,古往今来可能息。
问渠那得常如斯,元气淋漓为扶掖。
我思击楫泛中流,春风杜若沿芳洲。
船头只载一斛酒,醉倚柁楼鼓棹讴。
醉倚柁楼鼓棹讴,相邀织女寻牵牛。
现代解析
这首《黄河歌》用豪迈的语言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浪漫想象和人生感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黄河的狂暴与生命力
开篇就用"从天上来"形容黄河源头之高,像一条发怒的巨龙,用"咆哮""裂坤轴"等词展现它冲垮大地的力量。九曲十八弯的河道被比作刻刀,在"刊山湮谷"中硬生生劈出通往大海的道路。最妙的是把黄河水说成是银河之水,既神秘又珍贵,喝了能让人精神抖擞。
二、时空中的永恒感
诗中"混混自朝夕"(日夜奔流不息)和"古往今来"等词,把黄河放在漫长的时间维度里。那些险峻的龙门山、砥柱石,就像永恒的见证者。诗人追问黄河为何能永远充满活力,最后自己给出答案——是天地间最原始的"元气"在支撑着它。
三、诗人的浪漫情怀
后半段画风突变,从看河变成要亲自泛舟。带着美酒醉驾,还要邀请天上的织女星一起去找牛郎星,这种孩子气的幻想特别动人。表面是写醉酒行舟,实际是表达想突破现实束缚,像黄河一样自由奔放。
全诗就像一部黄河IMAX大片,先给你看震撼的自然奇观,再带你思考永恒命题,最后导演自己跳进画面,邀请观众一起在星空下开派对。这种把自然伟力、哲学思考和人间烟火气混搭的写法,正是它最迷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