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动人。
前两句"塔迥廊回燕燕飞,送春人去恋斜晖"像电影镜头:高塔曲折的长廊边,燕子成群飞舞,夕阳下有人依依不舍地送别春天。这里用双飞的燕子反衬人的孤独,用"恋斜晖"写出对春光流逝的不舍,把抽象的季节更替写得充满人情味。
后两句"似嫌荦确侵罗袜,却要残红作地衣"特别有趣:诗人猜想离去的春姑娘大概嫌弃石子路硌脚(荦确指不平的石路),所以特意让满地落花(残红)铺成柔软的红地毯。这里把春天拟人化为提着裙摆的少女,将自然凋零的落花想象成贴心的安排,既写出暮春花落的景象,又用俏皮的想象冲淡了伤春情绪。
全诗妙在将寻常的暮春景色写出新意,通过拟人手法让无情的自然现象充满温情,把淡淡的离愁转化为浪漫的遐想。就像用"春姑娘需要花瓣地毯"这样孩子气的想象,让读者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对春天温柔的挽留之情。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