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翰寒斋话旧图

竹树萧疏半欲凋,雪溪又报折梅腰。
客来并坐茅檐话,漫拟高轩过访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访友的温馨画面,语言简练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景:竹子树木稀疏凋零,雪后溪边传来梅花枝被积雪压断的声响。这里用"折梅腰"的拟人手法,既写出积雪的重量,又让梅花有了人的柔美姿态,暗示冬天虽冷但仍有生机。

后两句写人:客人来访,主客并肩坐在茅屋檐下闲聊,这种随意自然的相处,就像古代名士拜访隐士焦先那样纯粹。诗人用"漫拟"(随意比拟)二字,将平凡的相聚升华到文人雅士的境界,但又不失生活气息。

全诗妙在:
1. 用声音(折枝声)和动作(并坐)打破冬日的寂静,让画面活起来
2. 通过茅檐、折梅等朴素意象,展现文人清雅又不做作的生活情趣
3. 最后用典自然,把日常聊天写得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亲切感

就像用手机拍下一段冬日vlog:雪压梅枝的咔嚓声,老友围坐的热茶,平凡中透着雅致,让人感受到温暖的诗意生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