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桥题柱

洋川三面是人家,到得桥头路已叉。
却赶㹀牛山北去,不教吃尽野田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生动画面,语言直白却充满趣味。

开头两句像用手机拍了个全景:洋川河三面都是住家,走到桥头发现路分叉了——简单几笔就勾勒出村庄依山傍水、道路交错的日常景象。

后两句突然蹦出个"赶牛"的细节特别有意思:牧童故意把牛赶到山北面,不让它吃光野地里的花。这里藏着两层妙处:
1. 童趣智慧:像小朋友护着心爱的零食,用"调虎离山"的办法保护野花,透着股机灵劲儿。
2. 自然眷恋:野花虽不起眼,但连放牛娃都懂得珍惜,暗含对田园风光的珍视。

全诗就像乡村短视频,没有华丽词藻,但赶牛的小动作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对平凡生活里小确幸的细腻捕捉——连牛嘴边的野花都值得守护,这才是真正的诗意生活。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