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柏楼居图(为袁节母韩孺人作)
冉冉孤生竹,苍苍岁寒柏。
小楼当其閒,清阴照几席。
中有高义女,盛年守洁白。
十三能诵诗,十五工织帛。
十九相夫子,家事佐繁剧。
洗手作羹汤,和灰浣襦襗。
事嫡如事姑,相得心草逆。
一朝丧所天,挽髽榛笄尺。
坐卧只此楼,誓与人世隔。
有儿才六龄,足未出阡陌。
有女襁葆中,学语但哑哑。
保抱更携持,拮据手皲坼。
儿病母矜怜,儿慧母护惜。
衣线皆亲缝,荻笔常自画。
伶仃一老妪,衰发委半额。
相将蛩蟨依,谁与诉肝鬲。
有衣但粗疏,有食但糠覈。
膏沐谁为容,簪珥久已释。
寒风吼檐牙,冻雪入窗隙。
不知桃李华,那识春秋易。
唯将泪洗面,长此痛在嗌。
竹柏倘有知,或能鉴畴昔。
荏苒十五年,冬绵换夏绤。
儿长室巳授,女大对亦择。
慈母设帨辰,张乐将会客。
母曰亟止止,戏綵吾弗怿。
古称未亡人,岂宜绚金碧。
抚孤幸有成,行将返大宅。
其秋果示疾,属纩去来适。
乃知冰檗心,巳證人天籍。
哀哀纯孝子,涕泣念先泽。
绘兹竹柏图,音容永无斁。
所伤左女亡(孺人女素贞未嫁卒于室),回首增摽擗。
属我纪以文,彤管示规彟。
我读刘向传,淑懿煇简策。
我瞻武梁祠,高行刻贞石。
络秀兴周宗,宣文著秦册。
敬陈竹柏篇,以续诗三百。
小楼当其閒,清阴照几席。
中有高义女,盛年守洁白。
十三能诵诗,十五工织帛。
十九相夫子,家事佐繁剧。
洗手作羹汤,和灰浣襦襗。
事嫡如事姑,相得心草逆。
一朝丧所天,挽髽榛笄尺。
坐卧只此楼,誓与人世隔。
有儿才六龄,足未出阡陌。
有女襁葆中,学语但哑哑。
保抱更携持,拮据手皲坼。
儿病母矜怜,儿慧母护惜。
衣线皆亲缝,荻笔常自画。
伶仃一老妪,衰发委半额。
相将蛩蟨依,谁与诉肝鬲。
有衣但粗疏,有食但糠覈。
膏沐谁为容,簪珥久已释。
寒风吼檐牙,冻雪入窗隙。
不知桃李华,那识春秋易。
唯将泪洗面,长此痛在嗌。
竹柏倘有知,或能鉴畴昔。
荏苒十五年,冬绵换夏绤。
儿长室巳授,女大对亦择。
慈母设帨辰,张乐将会客。
母曰亟止止,戏綵吾弗怿。
古称未亡人,岂宜绚金碧。
抚孤幸有成,行将返大宅。
其秋果示疾,属纩去来适。
乃知冰檗心,巳證人天籍。
哀哀纯孝子,涕泣念先泽。
绘兹竹柏图,音容永无斁。
所伤左女亡(孺人女素贞未嫁卒于室),回首增摽擗。
属我纪以文,彤管示规彟。
我读刘向传,淑懿煇简策。
我瞻武梁祠,高行刻贞石。
络秀兴周宗,宣文著秦册。
敬陈竹柏篇,以续诗三百。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叫韩孺人的伟大母亲,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儿女的感人故事。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塑造了一位坚韧不拔、品德高尚的女性形象。
开篇用"孤竹"和"寒柏"比喻这位母亲,就像寒冬中依然挺立的竹子柏树,暗示她坚韧的品格。她13岁能背诗,15岁会织布,19岁嫁人后操持家务,展现了传统女性的美德。
丈夫去世后,她独自抚养6岁儿子和襁褓中的女儿。诗中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她的艰辛:给孩子缝衣服、教写字,冬天寒风刺骨,生活清贫只能吃粗粮。十五年如一日,她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不打扮自己,就像诗中说的"膏沐谁为容"(谁还需要梳妆打扮)。
最终,她把儿女抚养成人,儿子成家,女儿也到了婚嫁年龄。但她始终保持着节操,拒绝儿女为她庆寿的提议,说"未亡人"(寡妇自称)不该享受奢华。不久后她就安详离世。
结尾处诗人将她比作历史上著名的贤德女性,认为她的故事值得被记载流传。整首诗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歌颂了这位母亲在逆境中表现出的坚强、勤劳和无私,展现了传统中国女性最动人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