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邓尉感旧

首春来吴门,访客入云榭。
相邀携蜡屐,告我苦无暇。
宁知人事改,岁月屡代谢。
别来山中客,已葬山花下。
摩挲坟上树,一半梅枝亚。
花光纵奇丽,未肯照长夜。
念寂独举杯,初阳出林罅。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春天去苏州拜访老朋友,却发现朋友已经去世的伤感故事。

开篇说作者初春来到苏州(吴门),想去朋友家(云榭)拜访。朋友之前总说忙,没空陪他登山赏梅(蜡屐是古人登山穿的鞋)。没想到转眼间,朋友已经长眠在开满山花的墓地了。

作者站在坟前,看到坟头的梅树已经长得遮天蔽日。虽然盛开的梅花很美,却永远照不亮墓中的长夜。他独自举杯祭奠,看着朝阳从树林间升起,更觉孤独凄凉。

这首诗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鲜明的对比:灿烂的梅花与黑暗的坟墓,热闹的春天与孤独的祭奠
2. 写细节很传神:摩挲坟头树、梅枝遮天、阳光穿过树缝,都让场景历历在目
3. 情感真挚自然:没有夸张的悲痛,只是平静地叙述物是人非的怅惘,反而更显深情

它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人,别等"没时间"变成永远的遗憾。就像诗里明媚的春光,反而让失去的悲伤更浓重。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