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寺

笋舆越黄鹤,连冈带平楚。
历历南朝松,风吹落寒雨。
石楠红始垂,沙泉碧方吐。
遂造戴公山,风气何清古。
山门映残照,双泉咽寒屿。
玉蕊不复见,空亭闭荒坞。
戴公昔通隐,风流照岩户。
漱泉弹名琴,东巡动人主。
清风一销歇,初地留空宇。
金碧渐凋残,林壑自清举。
萧条黄叶落,寂历幽禽语。
回涧起凉吹,经堂罢斋鼓。
缅想剡中人,苍茫久延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招隐寺的清幽景色和历史沧桑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怀古情感,展现了一种空灵寂寥的意境。

开篇写诗人乘竹轿越过黄鹤山,看到连绵山冈和平坦的树林。南朝时栽种的松树依然挺立,寒风吹落雨滴,营造出萧瑟的氛围。接着描写石楠树刚长出红叶,沙泉泛着碧绿,色彩对比鲜明。

来到戴公山后,诗人感受到清远古朴的气息。夕阳映照山门,两处泉水在寒冷的小岛边呜咽。曾经繁盛的玉蕊花已不见,只剩下荒废的亭台。这里通过今昔对比,暗示时光流逝。

中间追忆戴公(可能指东晋隐士戴逵)当年的风采:在山中隐居,弹琴品泉,连皇帝都被打动。但如今清风消散,只留下空荡的寺庙。金碧辉煌的装饰逐渐褪色,但山林依然清雅。

结尾处黄叶飘落,幽鸟啼鸣,涧水凉风习习,经堂不再响起斋鼓声。诗人遥想当年隐居此地的贤人,久久伫立,陷入苍茫的怀古思绪中。全诗以景写情,通过对荒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隐士高风的追慕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