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太衡同年出宰襄阳

梦里曾闻授彩毫,龙门一御价争高。
腾骧自是驹千里,振翮谁如凤一毛。
丹鸟迥从燕阙下,朱弦还向郢中操。
习家池上风流在,知有仙郎赋兴豪(以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李太衡去襄阳做官时写的,充满了对朋友的欣赏和祝福。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李太衡的才华和远大前程。

首联"梦里曾闻授彩毫,龙门一御价争高":用"彩毫"(神笔)和"跃龙门"的典故,说李太衡的文采早就名声在外,如今做官就像鲤鱼跃龙门一样身价倍增。这里暗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意思。

颔联"腾骧自是驹千里,振翮谁如凤一毛":把朋友比作千里马和凤凰。前句说他有千里马的潜质,后句用"凤毛麟角"的典故,强调他的才华在人群中就像凤凰的羽毛一样珍贵罕见。

颈联"丹鸟迥从燕阙下,朱弦还向郢中操":前句用"丹鸟朝凤"的典故,说李太衡从京城(燕阙)外放到地方;后句用"曲高和寡"的典故,说他的才华就像高雅的郢曲,虽然离开京城,依然能保持高水准。

尾联"习家池上风流在,知有仙郎赋兴豪":用襄阳名胜习家池的典故,说那里是文人雅集之地,相信李太衡到了襄阳一定会诗兴大发。"仙郎"是唐代对郎官的雅称,这里用来夸赞朋友。

全诗亮点在于:
1. 通篇用典却自然流畅,像"千里马""凤毛麟角"这些比喻今天依然常用
2. 通过"彩笔-龙门-千里马-凤凰-郢曲"这一系列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朋友的才华
3. 结尾落脚到襄阳本地的文化地标,既切合送别主题,又暗含对朋友政绩文采的双重期待

最打动人心的,是诗中那种对朋友毫无保留的欣赏与信任。作者不是在客套,而是真心认为朋友就是人群中最闪耀的那个,这种真挚的友情让诗句格外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