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复回明日竟游九曲①而行因留 其一

人间何地寄衰翁,偶到神山一苇中。
可是仙君谢逋客,船头无处避刚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身体衰弱的老人(“衰翁”)在武夷山游玩时遇到风雨的遭遇和感慨。

第一句“人间何地寄衰翁”是说:人世间哪里能收留我这个衰老的人呢?——表达了老人对自己年迈体衰、无处安身的无奈。

第二句“偶到神山一苇中”写他偶然乘着小船(“一苇”指像芦苇叶般的小船)来到武夷山(“神山”)。这里把武夷山比作仙境,暗示老人想在这里寻找精神寄托。

第三四句最有意思:老人本来已经渡河离开,突然遇到风雨又折返,他幽默地说“难道是山里的神仙在赶我走吗?”(“可是仙君谢逋客”)因为风雨太大,他在船头连个躲风的地方都没有(“无处避刚风”)。

整首诗妙在:
1. 用自嘲的语气写狼狈遭遇,把风雨说成是神仙在“赶客”,苦中作乐很可爱
2. “刚风”这个词既形容山风猛烈,又暗指人生际遇的残酷
3. 通过一次出游的小波折,道出了老年人面对自然和岁月时的无力感,但又不失豁达

就像我们现代人旅游遇到坏天气,虽然扫兴但也会自我调侃一样,这位宋朝老人用诗记录了一次“失败的旅行”,反而让读者感受到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