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桂轩相者

心厌尘喧隐桂丛,犹将物色阅三公。
长安总是攀花者,多少荣枯在眼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厌倦世俗喧嚣、隐居在桂花丛中的高人形象。他虽远离尘世,却依然冷眼旁观着官场上的风云变幻。

前两句"心厌尘喧隐桂丛,犹将物色阅三公"说这位隐士因为厌恶世俗的喧闹而隐居,但他依然在暗中观察着那些达官贵人("三公"指高官)。这里的"桂丛"既指隐居之地,也暗示着高洁的品格。

后两句"长安总是攀花者,多少荣枯在眼中"用长安代指名利场,说那里永远挤满了追名逐利的人("攀花者"比喻追逐富贵的人),而这位隐士早已看透了这些人起起落落的命运。"荣枯"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官场沉浮、人生得失的无常。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隐士的超然与世俗的浮躁形成鲜明对照。语言简洁却意味深长,最后一句尤其耐人寻味:那些汲汲营营的求官者,他们的成败得失在隐士眼中不过是一场场轮回的闹剧。这种看透世事的智慧,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