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五月廿二日)
午热特剧郁溽蒸,广厦弗爽炎风仍。
祝融夏德虽云信(是日小暑节),三农曝背诚可矜。
重基础润有明验,须臾西岭油云兴。
阳侯列缺各施技,密织空罗知几层。
解烦涤暑只顷刻,絺绤觉薄纱衣增。
麦已纳囷黍怒长,但有喜对无愁凭。
其然岂其然乎我,正忆军书愁弗胜。
祝融夏德虽云信(是日小暑节),三农曝背诚可矜。
重基础润有明验,须臾西岭油云兴。
阳侯列缺各施技,密织空罗知几层。
解烦涤暑只顷刻,絺绤觉薄纱衣增。
麦已纳囷黍怒长,但有喜对无愁凭。
其然岂其然乎我,正忆军书愁弗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末一场急雨前后的景象和感受,生动展现了天气变化与农事民生的紧密联系。
开篇先描写闷热难耐的午后:太阳毒辣,热浪翻腾,连高大房屋也挡不住暑气。虽然古人说"小暑"节气就该这么热,但诗人看到农民在烈日下劳作,背上晒得通红,心里很不是滋味。
接着风云突变:地面刚泛起湿气,西边山头就涌起乌云。雨神雷公各显神通,层层乌云像密织的罗网罩住天空。这场及时雨瞬间驱散酷暑,人们甚至觉得单薄的夏衣都显得太厚了。
雨后景象令人欣慰:麦子已收进粮仓,高粱玉米正茁壮成长,眼前尽是丰收的希望。但诗人突然转折——表面欢喜之下,其实正为边疆战事发愁。这种"喜中藏忧"的复杂心情,通过最后两句"说有喜事是真,但说完全无忧是假"的自我反问,表现得格外真实动人。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的纪录片:从酷热到暴雨,从农事到国事,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捕捉,又饱含对百姓疾苦的关怀。最妙的是结尾的情绪转折,让一首写景诗突然有了家国情怀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