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樵
山深兮林密,石耸兮径微。
薪之兮樵之,冒岚雨兮跻欹危。
木臃肿兮难伐,仰难挽兮乔枝。
俯榛棘兮离离,刺吾手兮勾吾衣。
憩佳荫兮太息,睇白云兮自怡。
顾人生兮良勤,维富贵兮多违。
龟曳尾兮斯乐,鹤断胫兮则悲。
聊徜徉兮委顺,我忘世兮世宁我知。
日云夕兮凄烟霏,啸山鬼兮号狐狸。
归兮归兮毋迟迟,余需子兮溪之湄。
薪之兮樵之,冒岚雨兮跻欹危。
木臃肿兮难伐,仰难挽兮乔枝。
俯榛棘兮离离,刺吾手兮勾吾衣。
憩佳荫兮太息,睇白云兮自怡。
顾人生兮良勤,维富贵兮多违。
龟曳尾兮斯乐,鹤断胫兮则悲。
聊徜徉兮委顺,我忘世兮世宁我知。
日云夕兮凄烟霏,啸山鬼兮号狐狸。
归兮归兮毋迟迟,余需子兮溪之湄。
现代解析
这首《和樵》描绘了一个樵夫在山林间砍柴的艰辛生活,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质朴,画面感强,情感真挚。
1. 山林砍柴的艰辛:
诗的开头描绘了深山密林、陡峭山路的景象,樵夫冒着风雨,攀爬险峻的山崖。树木粗壮难砍,抬头仰望高大的树枝难以攀折,低头又会被杂乱的荆棘刺伤手脚、勾破衣服。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樵夫劳作的辛苦,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休息时的感悟:
樵夫在树荫下休息,望着白云,不禁感叹人生的艰难。他意识到,追求富贵往往事与愿违,就像乌龟拖着尾巴自由自在很快乐,而鹤被折断腿则会悲伤。这里用乌龟和鹤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追逐名利的反思。
3. 与世无争的态度:
樵夫选择顺其自然,忘掉世俗的纷扰,甚至认为世俗也不会记得他。这种“委顺”的态度,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傍晚时分,山林中烟雾弥漫,野兽嚎叫,樵夫催促自己该回家了,最后一句“余需子兮溪之湄”暗示他期待着在溪边与某人(可能是知己或家人)相聚,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温情。
4. 诗歌的魅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语言,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并从中升华出对人生的思考。樵夫的辛苦、休息时的感悟、与世无争的态度,都让人产生共鸣。它告诉我们,生活虽然艰难,但可以在自然中找到慰藉,在平凡中体会真谛。
周权
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