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偶书相留
在昔有言无不雠,故于嘉咏岂宜休。
出奇吴国将能战,探隐汉宫人戏阄。
吹笛梦来犹记曲,爱歌老去未忘讴。
车中变服为秦客,头上南冠学楚囚。
日永欢呼遗博⑴齿,夜深谈论废更筹。
海陵已有从游约,今欲西归且榜舟。
出奇吴国将能战,探隐汉宫人戏阄。
吹笛梦来犹记曲,爱歌老去未忘讴。
车中变服为秦客,头上南冠学楚囚。
日永欢呼遗博⑴齿,夜深谈论废更筹。
海陵已有从游约,今欲西归且榜舟。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过往情谊的珍视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开头提到过去与人交往时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如今面对美好的诗篇也不愿停笔,体现了重情重义的性格。接着用两个典故:吴国出奇制胜的军事策略,和汉宫中人游戏抽签的闲趣,暗示人生既有拼搏奋斗,也有轻松玩乐的时刻。
中间部分生动刻画了作者的生活情趣:梦中听到笛声仍记得曲调,年纪大了依然爱唱歌;像战国谋士一样变装出行,又像楚囚戴着南冠,暗含身不由己的漂泊感。白天尽情玩乐忘了时间,深夜畅谈忘了更漏,展现豪放不羁的性情。
最后点出与友人早有同游之约,如今却要西归,只能暂且停船告别。全诗在洒脱中带着一丝无奈,既有对快意人生的追忆,也透露出年华老去、聚散无常的淡淡哀愁。语言自然流畅,用典不着痕迹,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真实而复杂的人生况味。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