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下溪行

白岳朝真罢,乘桴下小溪。
急湍清见底,芳草踏成蹊。
傍树山楼出,眠鸥浦溆低。
不须歌越调,落日到城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惬意的山水行旅图,展现了诗人从齐云山游玩归来后的悠然心境。

开头两句写诗人早晨在齐云山参拜道教圣地后,乘着小木筏顺溪而下。"白岳"是齐云山的别称,"朝真"指参拜道观,点明了地点和活动。一个"罢"字自然过渡到返程场景。

中间四句用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溪行所见:清澈的急流能一眼望到底部,岸边芳草被行人踏出一条小径。转过树林忽见山间楼阁,水边沙洲上鸥鸟正安然栖息。这四句就像四个移动的电影镜头,通过"急湍""芳草""山楼""眠鸥"等意象,生动展现了皖南山水明净秀美的特质。

最后两句写诗人沉醉美景,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根本不需要唱歌解闷,就已经轻松愉悦地回到了城西。这种"不须歌"的满足感,恰恰反衬出沿途风景带来的精神享受。

全诗语言平实如话,却充满画面感。诗人没有刻意抒情,但通过对溪流、草木、楼阁、鸥鸟等景物的白描,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远离尘嚣的闲适心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这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法,正是中国传统山水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