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汪克之给事母程夫人

黟水衣冠盛,汪程甲一州。
世贤钟上寿,家范袭芳休。
右府尊章重,嫔闺法度修。
蘋蘩祗祀事,枌堇媚肴羞。
勤约饶经理,慈祥遍抚柔。
齐眉友琴瑟,断织戒箕裘。
郗桂遇辉赫,潘舆饱宦游。
金章严侍膝,綵服称遨头。
叠嶂双溪晓,千岩万壑秋。
平反间笑语,燕喜溢歌讴。
九秩童颜在,三朝宠渥稠。
一毫宁复憾,五福更谁俦。
鸾影合尘鉴,龙藏乐故丘。
高门馀善庆,衮衮正公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为汪克之的母亲程夫人写的挽诗,用温暖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母亲形象。全诗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6句)
开篇先介绍程夫人的家族背景:黟县(今安徽黄山)的汪、程两家是当地最显赫的家族。她生在长寿之家,继承了美好的家风,在夫家("右府"指高级官府)恪守礼仪,治家有方。这里用"芳休"(美好的品德)、"法度修"(注重规矩)等词突出她的修养。

第二部分(中间12句)
具体描写程夫人的生活细节:
- 她虔诚操持祭祀("蘋蘩"指祭品),准备美味供品
- 勤俭持家又充满慈爱,对家人温柔抚慰
- 与丈夫琴瑟和鸣("齐眉"用举案齐眉的典故),教育子女勤奋("断织"用孟母剪断织布机教育孩子的典故)
- 子女成才后("郗桂""潘舆"用晋代名臣典故代指儿子做官),她享受天伦之乐,穿着彩衣与儿孙游玩
- 在山水美景中,常听到她平反冤案(可能指其子为官正直受她影响)时的欢笑声

第三部分(接下来4句)
写她的福寿:九十岁仍保持童颜,历经三朝皇帝恩宠,一生毫无遗憾,五福俱全(长寿、富贵、健康、美德、善终)。"五福"出自《尚书》,是古人认为最圆满的人生。

第四部分(最后4句)
以凤凰归巢("鸾影合尘")、神龙归隐比喻夫人安详离世,并祝福她的家族继续兴旺,子孙世代为官("衮衮正公侯"指官服连绵不断)。

诗歌亮点
1. 用大量生活化场景(祭祀、教子、游玩)让严肃的挽诗充满人情味
2. 善用典故却不着痕迹,如"断织"暗含孟母教子故事,"潘舆"暗示孝子陪伴
3. 通过"童颜""笑语"等词塑造出慈祥鲜活的长者形象,而非刻板的贤妇标签

全诗核心是赞美程夫人"慈严并济"的治家智慧——既能用规矩约束家族,又能用温柔凝聚亲情,最终福泽子孙。这种家庭教育的理念在今天依然值得思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