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秋天登上白帝城的所见所感,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暗含深沉的历史感慨。
前四句写景:
- 开篇直接点明登高地点(白帝城)和俯瞰视角(夔门),用"偈山""高阙"营造出庄严感
- "峡口缩江细"用夸张手法,从高处看长江像被峡谷"压缩"成细线
- "云头蔽日昏"写云雾遮日的朦胧景象,暗示天色已晚
后四句抒情:
- "孤遗愁夜雨"既写实景夜雨,又暗喻孤独愁绪
- "臣累济朝论"借用历史典故(可能指诸葛亮),表达对忠臣的感慨
- 末两句"都付东流水,出师成一谖"是全诗点睛之笔:
- 用"东流水"比喻历史长河
- "出师"指诸葛亮北伐
- "谖"(欺骗)字点明历史功业终成泡影的悲凉
全诗特色:
1. 空间感强烈:从高山到峡谷,从云日到江水,构成立体画卷
2. 历史与现实交织:眼前景致引发对古人的追思
3. 语言凝练:如"缩""蔽"等动词精准传神
4. 情感含蓄:愁绪不直说,通过景物和典故自然流露
普通读者可以感受到:
- 登高望远的壮阔
- 面对历史遗迹的苍茫感
- 对人生短暂的淡淡忧伤
- 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诗中白帝城、夔门、出师等元素,让人自然联想到三国故事,即使不了解具体典故,也能体会那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