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诏郡县行乡饮酒礼颂诗

阳礼教逊,诰誓上仪。
降周迄秦,淟涊弗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一种叫"乡饮酒礼"的社交活动,作者通过对比不同时代来抒发感慨。

前两句"阳礼教逊,诰誓上仪"说的是:在周朝兴盛时期,这种饮酒礼是很有规矩的社交活动(阳礼),能体现谦逊美德(教逊),连天子诏书(诰誓)都把它列为重要礼仪(上仪)。

后两句"降周迄秦,淟涊弗治"是转折:但到了周朝衰落直至秦朝时期(降周迄秦),这个礼仪就变得混乱不堪(淟涊),完全失去了当初的庄重模样(弗治)。

简单来说,诗人是在借古讽今: - 通过对比周朝和秦朝对待同一个礼仪的不同态度 - 反映社会风气的变迁 - 表达对传统礼仪丧失的惋惜

就像我们现在看到某些传统节日变得商业化,失去了原本的文化内涵时的感慨一样。诗人用简洁的四句话,就完成了一个古今对比,既展现了历史变迁,又寄托了自己的情怀。

洪遵

(1120—1174)宋饶州鄱阳人,字景严,号小隐。洪适弟。以荫补承务郎。高宗绍兴十二年中博学宏词科。擢为秘书省正字。南宋词科中选即入馆,自遵始。父皓自金还,为秦桧贬谪,遵亦外放,通判常、婺、越三州。桧死,复入为正字,累官翰林学士。孝宗隆兴元年,拜同知枢密院事。累进资政殿学士。卒谥文安。好收藏历代钱币,通晓本朝翰苑故实。有《泉志》、《翰苑群书》、《小隐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