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齐河

路入齐河村,居人汲清冷。
云是济水流,起伏成千顷。
倒景贮峰峦,阳乌明藻荇。
寒渡无群喧,沦涟舞人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乡村水景图,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开篇直接带我们走进齐河村,村民正在清澈的河水中打水。"清冷"二字既写水的温度,又暗示水质纯净。接着诗人解释这条河的来历——是济水的支流,水面宽阔达千顷,波浪起伏,气势不凡。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展现河面美景:河水像镜子般倒映着山峰,阳光洒在水面,波光粼粼如同水草摇曳。这里"阳乌"指太阳,"藻荇"是水中植物的影子,诗人用这些自然意象营造出光影交错的画面感。

最后两句写渡口的宁静氛围:没有喧闹的人群,只有水波轻轻荡漾,倒映着人影翩翩起舞。"沦涟"形容水波微动,"舞人影"这个拟人化的描写,让静止的画面突然生动起来,给全诗增添了一丝灵动之美。

全诗通过村民打水、河流来历、水中倒影、渡口人影四个场景,由远及近地展现了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最妙的是最后人影与波光共舞的描写,让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生命的活力。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