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次故地重游的感慨,像翻看一本泛黄的旧相册,充满物是人非的惆怅。
上片是回忆往昔欢乐时光。开篇用"武陵溪"这个世外桃源的典故,暗示当年游玩的地方如仙境般美好。"竹深花好"四个字就勾勒出幽静雅致的园林景色。那时和头戴玉饰、云鬓高绾的美人一起赏春说笑,主人热情好客,宾客们随意披着挡雨的巾帽,尽兴游玩直到夕阳西下。最妙的是"青凤舞"这个比喻,既可能是描写夕阳下柳枝摇曳的美态,也可能指舞女翩跹的身影,配上"金尊倒"的酣畅画面,把当年醉饮狂欢的场景写得活灵活现。
下片笔锋一转,写如今凄凉景象。当年离别时唱的《渭城曲》早已消散,连月亮星星都沉落了,暗示欢乐时光一去不返。"海上归来"句特别扎心,像远航归来的水手发现故交零落,那种孤独感扑面而来。重游旧地时,只剩夕阳照着枯草,当年热闹的园林破败不堪。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突然觉得从前那些欢乐就像一场梦,而自己就在这场梦里不知不觉老了。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强烈的今昔对比。上片的热闹欢愉与下片的冷清寂寥形成鲜明反差,就像我们翻看老照片时,笑着笑着突然鼻酸的感觉。词人没有直接说"我好伤心",而是用"夕阳衰草""月沉星晓"这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时过境迁的苍凉。最后"恍然真一梦"的感悟,道出了所有人面对岁月流逝的共同心境,这也是这首词历经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的原因。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