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xiù)敞针楼。
针楼:谓妇女所居之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chá)流。
石类:怪石类似槎:木筏。
暂惊河女鹊,终狎(xiá)野人鸥。
狎:接近;亲近。
注释
岫xiù:山洞;有洞穴的山。《尔雅·释山》:“山有穴为岫。”针楼:谓妇女所居之楼。
石类:怪石类似
槎chá:木筏。
狎xiá:接近;亲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浪漫的山居七夕夜景,充满自然与神话交织的意境。
前两句用"明月青山"和"高天白露"勾勒出秋夜山居的清爽氛围,明月照亮青山,秋露点缀夜空,画面干净透亮。接着镜头转向人间:庭院里摆着赏月的宴席(粉席),云雾缭绕的山峰间隐约可见乞巧的针楼,把七夕的民俗活动融入自然景色中。
五六句突然转入神话想象:山石像织女的支机石,池塘仿佛能泛舟登天的银河。最后两句用喜鹊搭桥的典故,说七夕的惊喜过后,终将回归山野闲适的生活,与鸥鸟为伴。全诗在现实与传说间自由穿梭,既写七夕的热闹,又透露出隐士淡泊的心境,把节日喜悦和隐居情趣完美融合。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