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春雨
云暗天低,琵琶帘外廉纤雨。
暮山烟雾罨遥青,依约千松树。
斜倚银箫黯伫。
又无端、风铃乱语,冷冷淅淅,落尽檐花,良宵虚度。
芳草芊芊,天涯绿遍无归路。
孤灯夜拥听残更,鹃语声声苦。
廿四番风漫数,花深心期又误。
年华逝水,春事蹉跎,羁愁如絮。
暮山烟雾罨遥青,依约千松树。
斜倚银箫黯伫。
又无端、风铃乱语,冷冷淅淅,落尽檐花,良宵虚度。
芳草芊芊,天涯绿遍无归路。
孤灯夜拥听残更,鹃语声声苦。
廿四番风漫数,花深心期又误。
年华逝水,春事蹉跎,羁愁如絮。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雨绵绵的夜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游子漂泊在外的孤寂与时光流逝的无奈。
上片写景:开篇用"云暗天低"营造压抑氛围,窗外细雨像琵琶声般缠绵。暮色中远山被雨雾笼罩,松林若隐若现。主人公倚着箫管发呆,突然被风吹铃铛的声音惊醒,听着雨打屋檐的声响,感觉美好夜晚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下片抒情:看到春草茂盛却找不到回家路,暗示有家难回。深夜独对孤灯听更声,杜鹃啼叫更添愁苦。数着节气等待花开,却一次次错过花期,暗示人生期待总落空。最后感叹年华似水,春天虚度,漂泊的愁绪像柳絮般纷乱难解。
全词妙在将春雨夜景与羁旅愁思自然融合:雨雾、铃声、檐滴、鹃啼这些声音意象,与孤灯、远山、春草等视觉意象交织,共同烘托出主人公坐困愁城的心理状态。特别是"羁愁如絮"的比喻,把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表现得格外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