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沈时旸雨后过饮园亭兼怀李贞伯二首 其二

四海人亦多,吾生交独寡。
有时忽仰叹,浩气振屋瓦。
穷巷谢逢迎,荒园任疏野。
欲从独乐翁,往赴耆英社。
长日无所营,新秋更清暇。
鸡忝不满盘,醴酒仍在斝。
却枉知友来,冒雨独骑马。
因怀西台李,去吊长沙贾。
封书白门边,弭节苍梧下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秋雨过后的闲适生活中,突然有朋友冒雨来访,引发的一系列感慨和思念。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四句直抒胸臆:作者感叹虽然天下人很多,但真正知心的朋友却很少。这种孤独感强烈到让他有时会突然仰天长叹,豪迈的气息仿佛能震动屋瓦。

2. 中间八句描写闲居生活:住在偏僻小巷里很少与人来往,任由荒园保持自然野趣。想追随古代隐士(独乐翁指司马光)那样参加文人雅集。漫长的夏日无所事事,初秋时节更加清闲。待客的饭菜很简单(鸡忝指鸡肉和小米),酒壶里还有剩酒。这时突然有知心朋友冒雨骑马来访,打破了平静。

3. 最后四句触景生情:看到朋友来访,不禁想起另一位好友李贞伯(西台李)。作者想象他此刻可能正在凭吊贾谊(长沙贾),或者正在南京(白门)写信,又或是在苍梧山下停驻。表达了虽然朋友分散各地,但彼此牵挂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浩气振屋瓦"这样夸张的比喻,生动表现了内心的孤独感
- "穷巷""荒园"等意象勾勒出隐士般的清贫生活
- 通过"冒雨独骑马"这个细节,让朋友的来访显得格外珍贵
- 结尾的思念之情自然真挚,展现了文人间的深厚友谊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把孤独、闲适、惊喜、思念等复杂情绪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之间那种超越距离的真挚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