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古代元宵节皇宫内的热闹景象,充满了富贵华丽的节日氛围。
前两句写元宵佳节时皇宫的盛况——"仙都"般的宫殿里,皇帝("睿图"代指)在内殿欢庆游玩。三四句用两个精巧的比喻:墙上装饰的金线像衔着凤凰,冰雕的铁网里仿佛长出珊瑚,展现宫廷装饰的奢华精美。
五六句更生动:各种杂耍表演("百戏")在场地中分区进行,精美的宫灯把传说中的三座仙山都"装"进了灯壶里,极言灯会规模之宏大。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叹:要不是蒙受皇恩参与这场盛会,民间哪能流传这样歌颂太平盛世的歌谣呢?
全诗就像一幅工笔重彩的宫廷元宵画卷,通过金线、冰雕、杂耍、彩灯等元素,层层渲染出皇家节日的极致奢华,同时也暗含对太平盛世的赞美。比喻新奇(如"灯把三山挈入壶"),画面感极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古代最高规格的元宵庆典。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