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应朋友令蓉赠诗的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两句"终年学泛五湖船,吴越相看作水仙",用泛舟五湖的典故,表达自己向往隐逸生活的心愿。"水仙"暗指超脱尘世的境界,说明作者和令蓉都是志趣相投的淡泊之人。
中间四句是作者的自述:说自己仕途不顺("三黜老"指多次被贬),虽然诗文写得不错但不愿以此自夸。面对权贵("车中客")自觉惭愧,宁愿像老子("柱下贤")那样安于清贫。这些句子展现了作者耿直的性格和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
最后两句转到对令蓉的关心:称赞他的雄文(好文章),却无人推荐;想到他刚经历丧母之痛("内艰"指母亲去世),在分别时不禁为他的遭遇叹息。"蓼莪篇"引用《诗经》中表达孝子哀思的典故,既安慰朋友,也流露出真挚的同情。
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深沉,既有对自身际遇的坦然,也有对朋友处境的关切,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以诗会友、惺惺相惜的真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