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供帐何煌煌,公其抚朔方。群僚咸饯酌,明主降离章。
关塞重门下,郊岐禁苑傍。练兵宜雨洗,卧鼓候风凉。
炎景宁云惮,神谋肃所将。旌摇天月迥,骑入塞云长。
赫赫皇威振,油油圣泽滂。非惟按车甲,兼以正封疆。
叱咤阴山道,澄清瀚海阳。虏垣行决胜,台座伫为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官员卢从愿为皇帝送别大将张说出征边疆而写的应制诗,用热烈豪迈的笔调描绘了壮行的场面和将士的英姿。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写送行盛况
开篇用"供帐何煌煌"展现饯行宴席的华丽场面,百官齐聚为将军敬酒,皇帝亲自写下送别诗篇。通过"关塞""禁苑"等地点描写,暗示将军肩负着守卫国家门户的重任。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写军事准备
用"练兵宜雨洗"这种生动比喻,说明军队已做好充分准备,像被雨水洗净般精神抖擞。"炎景""风凉"的对比,突出将士不惧酷暑的坚毅。后四句用旌旗遮月、铁骑入云的画面,展现军队浩荡开拔的雄壮气势,强调这是彰显国威、安定边疆的正义之师。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写必胜信念
以"叱咤阴山道"的雷霆之势,预言将军必将扫清边患。"决胜""为光"等词直接表达对凯旋的期待,最后用"台座伫为光"收尾,暗示朝廷已备好庆功宴,等待将军载誉归来。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煌煌""赫赫""油油"等叠词强化视觉冲击力
2. "旌摇天月""骑入塞云"等句将抽象军威转化为具象画面
3. 通过饯行-出征-凯旋的完整叙事,展现盛唐时期的国家自信

这种诗虽属官场应酬之作,但生动记录了唐代尚武精神,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那种"犯我疆土虽远必诛"的民族气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