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水边的萧瑟画面,通过鸭子的形象传递出漂泊与回忆的情感。
前两句"鸭急风吹雪满汀洲,迎腊淮南忆倦游"写的是寒风呼啸、飞雪覆盖沙洲的景象,鸭子被寒风吹得慌乱不安。腊月将至,诗人在淮南地区回忆起自己疲惫的漫游生活。"急风""满雪"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凛冽,而"忆倦游"则透露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复杂感受。
后两句"小鸭枯荷野艇冷,去年今日冻高邮"将镜头拉近,聚焦在枯荷丛中的小鸭和无人问津的小船上。最后一句点明这是诗人回忆去年此时在高邮(今江苏高邮)受冻的经历。枯荷、野艇、冻鸭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鸭子作为情感载体,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味,暗示诗人像寒风中无处躲避的鸭子一样漂泊无依
2. 通过"去年今日"的时间对照,让眼前的寒冷与记忆中的寒冷重叠,加深了孤独感
3. 画面感极强,读者仿佛能看到风雪中瑟缩的鸭子、枯萎的荷叶和结冰的船
这首诗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冬日景物和鸭子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羁旅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善于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