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俞君任通判三首 其三

房陵望毗陵,计舍六十馀。
今我从远役,羡君方逸居。
逸劳不足道,会合嗟愈疏。
向来江南北,二年能几书。
残山剩水地,诗题当不虚。
得句茹不吐,思君定愁予。
溯江日千里,岂无红尾鱼。
交情傥未忘,与问今何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写给朋友俞君任的告别之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惆怅。

核心情感:
诗人要去远方工作,而朋友留在舒适的地方。他并不羡慕朋友的安逸生活,真正难过的是两人以后见面机会更少,连书信往来都可能变少。他想象朋友在江南美景中写诗时,一定会因为思念自己而发愁。最后用"江里的红尾鱼能不能替我们传递消息"这样生动的比喻,问朋友:我们的友情还在吗?你现在过得怎样?

写作亮点:
1. 数字有温度:用"六十余里"的具体距离,反衬出心理上的遥远感
2. 对比手法:"远役"对"逸居",突出人生境遇的不同
3. 生活化比喻:把思念比作江中游动的红尾鱼,比直接说"我想你"更打动人
4. 留白艺术:结尾突然停下不写,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朋友的近况

现代启示:
这首诗像极了现代人面对好友各奔东西时的心情。它提醒我们:
- 真正的友情不在于距离远近
- 再忙也要记得给老朋友发个消息
- 美好的回忆("残山剩水"的旅行经历)能温暖孤独的时刻
- 直接问一句"最近好吗"就是最动人的牵挂

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每个人心里都有的那种对老朋友的惦记,这正是它能流传千年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