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颂丞 其四 (乙巳、丙午、丁未稿,清光绪卅一、卅二、卅三年)

海外戈船忆异军,虬髯消息断知闻。
李郎一妹空惆怅,不见东风起战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古代传奇故事,实则暗含对时局的感慨。

前两句借用唐代传奇《虬髯客传》的典故:海外战船(戈船)让人想起虬髯客这支特别的军队,但如今已失去他们的消息。"虬髯"指代有抱负的豪杰,暗示当时有志之士销声匿迹。

后两句继续用典:李靖(李郎)和红拂女(一妹)徒然惆怅,因为看不到战云(变革的征兆)。这里的"东风"暗指变革的契机,"战云"象征社会变革的风潮。

全诗借古喻今,通过历史人物的无奈,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沉闷、有志之士不得志的失望。诗中用"空惆怅""不见"等词,透露出对变革的期待和现实的失落,展现了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复杂心境。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