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在深情悼念晚清名臣郭嵩焘的一生功绩和学问成就。
上联讲的是郭嵩焘的为官生涯:
1. "恩知膺四圣三朝"说他历经多位皇帝重用,从道光到光绪三朝都受赏识
2. 三个"为...臣"排比句概括了他三重身份:皇帝身边的近臣、地方大员(湖南巡抚)、中国首位驻外使节(出使英法)
3. "晚节耿孤忠"特别点赞他晚年坚持原则,像屈原一样保持气节(用屈原投汨罗江的典故比喻他的正直)
下联赞颂他的学问成就:
1. "著述抗百家诸子"说他的著作堪比古代诸子百家
2. 用三个"...之学"排比展示他学问全面:既懂哲学思想(义理),又会考证研究(考据),还擅长写文章(辞章)
3. 最后作者自比苏轼悼念欧阳修(庐陵指欧阳修),表达自己作为学生痛失恩师的悲伤
全联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 用排比句层层递进,像展开画卷般呈现人物生平
- 用屈原、欧阳修这些大人物作比,突出郭嵩焘的崇高地位
- 结尾的师生情谊特别真挚,让悼念不流于空泛
这种写法既全面概括了逝者成就,又饱含真情实感,是传统挽联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