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栖云阁
青山画出天台障,溪流宛是桃源漾(存本作样)。
一庵深著翠微间,高阁更搴云气上。
道人于此几经春,七闰不作黄杨屯。
孤标如松自磊砢,爽气映竹长清真。
炉中寒灰与心寂,世味只今馀好客。
横潭一笑得烹鲜,通道三杯酬蜡屐。
愿君勿羡飞升天,亦莫面壁沉幽禅。
问云何心不出岫,归与吾党相周旋。
一庵深著翠微间,高阁更搴云气上。
道人于此几经春,七闰不作黄杨屯。
孤标如松自磊砢,爽气映竹长清真。
炉中寒灰与心寂,世味只今馀好客。
横潭一笑得烹鲜,通道三杯酬蜡屐。
愿君勿羡飞升天,亦莫面壁沉幽禅。
问云何心不出岫,归与吾党相周旋。
现代解析
这首《题栖云阁》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水间的修行生活,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意境。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山水如画的家园
诗的开头用"青山画出""溪流宛是"来形容住所环境,就像一幅天然画卷。天台山、桃花源都是古人心中理想的隐居地,这里暗指诗人住的地方同样美好。
2. 清幽的修行生活
"一庵深著""高阁搴云"写住所藏在深山里,高得能触摸云彩。"炉中寒灰"说明修行者心境平静,"世味只余好客"说他已经看淡世俗,只保留待客的热情。
3. 修行者的品格
用松树比喻人品格正直("孤标如松"),用竹子形容气质清雅("爽气映竹")。"七闰不作黄杨屯"这个典故说明修行者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品格。
4. 自在的生活乐趣
诗中写和朋友"横潭一笑""通道三杯",捕鱼喝酒,穿着登山鞋游玩,展现修行生活中也有烟火气的快乐。
5. 最后的劝诫
结尾劝人不要盲目追求成仙("飞升天"),也不要过度苦修("面壁沉幽禅")。"问云何心不出岫"化用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提倡自然随性的生活态度,主张与志同道合者交往。
全诗通过山水、修行、交友等场景,展现了一种既超脱尘世又不失人间烟火气的生活方式。诗人认为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而在保持本真、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