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冬日祭祀的盛大场景,展现了天人和谐的吉祥气象。
开篇用"斋宫肃穆"和"五云端"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皇帝亲自参加祭祀而非派官员代劳,突显对仪式的重视。中间四句生动描绘祭祀场景:御道清风中皇家仪仗缓缓行进,阳光照耀下的祭坛巍峨壮观。虽然时值寒冬,却充满春天的温暖气息,祭祀的圣火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最后两句巧妙地将天气放晴与君王德行相联系,暗示君王美德感动上天。百官如同祥瑞的鹓鸾鸟般齐声歌颂,预示着王朝的万年昌盛。全诗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巧妙的象征手法,既展现了皇家威仪,又歌颂了太平盛世,充满吉祥喜庆的意味。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