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朋友朱子颍的回信,表达了对战乱时局的忧虑和自身漂泊的无奈。全诗情感真挚,充满家国情怀。
首联"使君书札发齐州,战伐新经欲白头":收到你从齐州寄来的信,战乱频繁让我愁白了头。开门见山点明背景——在战火纷飞中收到友人书信。
颔联"出涕潺湲哀万室,独居威望镇诸侯":百姓们泪流满面哀叹家园被毁,只有你(朱子颍)能镇守一方保境安民。通过对比百姓苦难与友人的担当,体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颈联"清秋念我狂尊酒,落日同谁眺郡楼":在这萧瑟秋天,你还在信中惦记着与我饮酒;日落时分,我独自登楼无人共赏。这两句最动人,用"清秋""落日"营造孤寂氛围,通过"念我""同谁"的对比,道尽乱世中珍贵的友情与现实的孤独。
尾联"海内几人功力建,腐儒端合任沈浮":天下有几人能建立功业?像我这样的书生只能随波逐流。这是典型的杜甫式自嘲,既有对友人建功立业的赞赏,也透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全诗亮点在于:1.用"涕潺湲""万室"等具象词汇让战乱惨状历历在目;2."清秋""落日"等意象精准传递孤独感;3.在忧国忧民中穿插对友情的珍视,刚柔并济。杜甫通过个人际遇折射时代悲剧,既有宏大家国情怀,又不失生活温度,这正是其诗作永恒的魅力。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