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心为明时尽,君门尚不容。田园迷径路,归去欲何从。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官场失意后,内心迷茫不知何去何从的状态。

前两句"心为明时尽,君门尚不容"说的是:我本来想为这个清明的时代尽心尽力,可是朝廷的大门却对我紧闭。这里的"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君门"指朝廷。诗人想为国效力却得不到机会。

后两句"田园迷径路,归去欲何从"写的是:现在想回乡下种田,却发现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这里的"田园"代表隐居生活,"迷径路"暗示已经很久没回去了。

整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古代读书人常见的困境:在官场碰壁后,想退隐又发现无处可去的矛盾心理。诗人通过"想报国被拒"和"想归隐无路"这两个生活场景,生动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进退两难的处境,很容易引起有类似经历者的共鸣。

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最真实的人生困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茫。

刘幽求

刘幽求(655年-715年),冀州武强(今河北武强)人,唐朝宰相。刘幽求进士出身,武周时期官至朝邑尉。710年(景云元年),刘幽求辅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封尚书右丞,徐国公。后进拜侍中,获赐铁券。712年(先天元年),刘幽求谋诛太平公主,因事泄流放岭南。先天政变后,又被召回朝中,升任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因与姚崇不和,被罢为太子少保,因此颇有怨言。714年(开元二年),刘幽求被贬为睦州刺史,后又调任杭州。715年(开元三年),刘幽求在赴任郴州途中病逝,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