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一个深刻的人生课题:如何真诚地面对自我,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揭示了现代人常犯的两种毛病:说得多做得少,以及过分在意他人眼光。
前四句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常见的虚伪:很多人嘴上说要成为圣贤,实际行动却自欺欺人;说话时总担心显得不够高明,做事时又怕被人看出言行不一。这种心理活动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读来不禁脸红。
后四句则给出了解药:诗人劝诫我们不必固执己见强求完美("砼砼固不为兹必"),也不要因为害怕不合群就放弃原则("踽踽宁求可善斯")。最关键的是保持内心的诚实与自在,因为真诚才是最好的老师。
全诗最动人的是结尾"一诚之外靡馀师"——这就像现代人常说的"做真实的自己"。诗人用八百年前的语言告诉我们:与其装模作样地模仿圣人,不如老老实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这种穿越时空的人生智慧,正是古典诗词最珍贵的部分。
蔡沈
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