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奇妙体验,充满浪漫的想象力。
前两句写高塔的雄伟和登高时的飘然感受: "窣堵"指佛塔,"崔嵬"形容塔身高耸入云。诗人站在装有曲栏的高塔上,恍惚间忘记了自己正身处云端。这里用"不知"二字,生动表现了登高时那种超脱尘世的快意。
后两句展开诗意联想: "墨题"指在塔上题字,"慈恩约"暗用唐代进士在慈恩寺雁塔题名的典故。诗人说此刻题字就像与月亮有了约定,近得仿佛一甩马鞭("联镳")就能直达月宫("广寒")。这种夸张的想象,既表现了塔之高,更展现了诗人豪迈的胸襟。
全诗妙在: 1. 用"不知身在碧云端"的错觉,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登高之乐 2. 把题字比作"慈恩约",将个人行为与历史典故自然结合 3. 结尾的"上广寒"将现实景观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使平凡的登塔活动顿时有了仙境色彩
诗人通过虚实相生的笔法,把一次普通的登高经历写得既气势磅礴又浪漫非常,展现出古人登高时特有的那种天地情怀。
方万里
方万里,字子万,一作鹏飞,号蕙岩(《诗苑众芳》),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人。家于吴。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一年,为江阴军教授(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二)。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知江阴军。明正德《姑苏志》卷五一有传。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