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雨后清冷幽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未能尽览美景的遗憾。
前两句"过雨琉璃洁,入冬虾蟆冷"用比喻手法写雨后景象:雨水冲刷后的天空像琉璃一样清澈透明,入冬后蛤蟆(代指冬眠动物)都躲起来,显得格外寒冷。这里用"琉璃"形容天空的明净,用"虾蟆冷"暗示季节的严寒。
中间四句描写夜晚场景:武将的帐篷结着冰,夜晚的窗户透着寒意,豫地(今河南一带)的天空映照着远山。诗人在这样空旷寂寥的环境中感到心神愉悦,文字创作也契合了这份虚空宁静的意境。其中"武帐冰"和"夜窗"形成工整对仗,"怡神"和"流藻"(指写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相融的状态。
最后两句"可惜别嵩门,未一揽清景"直抒胸臆:诗人遗憾即将离开嵩山,没能好好欣赏这清幽的景致。一个"惜"字点明主旨,将前面描写的清冷美景与此刻的离别惆怅形成对比,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眷恋。
全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新,通过雨后的琉璃天、冬夜的寒气、远山的影子等意象,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意境。诗人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感受自然融合,最后以遗憾之情作结,使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饱含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