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陵台

水起枝上桃花斩,旧迹危亭独立晚。
耿耿老石昧春夏,树若人心各趋换。
古有今荒有青陵,老鸹幼萤韩凭魂。
叫风抚膺白月惨,泣露菰蒲杂荻生。
一吹凉笛秋云湿,举手拧云水欲滴。
滴且不尽泪欲尽,片片飞作梓柯织。
二鸟衔烟共烟老,故情苦多故翮少。
迄今二鸟坠不存,双魂渺渺渡天津。
魂去千年不一回,台作畴田暮农归。
旧梓死尽发新梓,老石啸雨悲酸齿,夜夜细听招魂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青陵台"的古迹,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传说的交织,表达了时光流逝、爱情永恒的深刻主题。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用凋零的桃花、孤立的亭台、沉默的石头等意象,营造出荒凉寂寥的氛围。这些景物看似静止,却暗示着时光的变迁("树若人心各趋换")。

2. 中间部分引入"韩凭夫妇"的典故(古代一对殉情化鸟的夫妻),通过老鸹(乌鸦)、幼萤等意象,将自然景物与传说融为一体。凉笛、秋云、滴水的描写,把无形的哀伤转化为可见可感的画面。

3. 结尾展现时光的无情:千年过去,连传说中化作比翼鸟的夫妻也不复存在,只留下这片耕作的土地。但新生的小树和老石的呜咽,又在诉说这段永恒的爱情。最后"夜夜细听招魂字"的描写,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桃花斩""老石啸雨"等生动比喻,让景物充满情感
- 通过"旧梓死尽发新梓"的对比,展现生命轮回的哲理
- 把历史传说与现实景物巧妙结合,让爱情主题超越时空
- 全诗像一幅水墨画,既有"白月惨"的冷色调,也有"飞作梓柯织"的动态美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让石头、树木、飞鸟等自然景物"开口说话",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让情感更加深沉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