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水画卷,通过几个简单却生动的画面,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闲适心境。
前两句"沙洲閒寄野航轻,山郭遥通石栈平"勾勒出整体环境:沙洲上停泊着一叶轻舟,远处山脚下的城郭与平坦的石栈道相连。这里用"閒寄"和"轻"字,暗示诗人悠闲自在的状态,小船似乎随时可以出发,充满随性而为的洒脱感。
后两句"安得倚筇松下路,共凭高阁听溪声"转入诗人的想象和愿望:他渴望拄着竹杖漫步松林小径,与友人一起在高楼上聆听溪水潺潺。"安得"二字透露出对这种生活的强烈向往,而"听溪声"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心,让人仿佛能听到那清澈的自然之声。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平常的景物(沙洲、小船、山路、溪流)组合出令人神往的意境
2. "轻""平""听"等字眼让画面充满动态感和声音效果
3. 通过"闲适漫步"和"共听溪声"两个生活片段,传递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珍视
4. 让读者在想象这些画面时,也能暂时忘却烦恼,感受到诗人笔下的宁静美好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景物选择都暗含着他的心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让诗意更耐人寻味。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