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近白云泉有遥呼于林屋乃瘦石大参也适受风归急不得往抵舍疾甚少间驰怀得句奉呈

小车芳径出金山,瞥见仙人水石间。
后客应推先客主,行云不及定云閒。
烟霞自熟孙登啸,笙鹤应嗤阮肇还。
想有题名耀丘壑,可能镵我共苍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山间偶遇引发的诗意遐想,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

前四句像一组动态镜头:诗人乘着小车经过金山,突然在林间泉水边发现友人(瘦石大参)。他们隔空打招呼,但因为诗人身体不适急着回家,没能前去相聚。"行云不及定云闲"这个比喻特别生动,把匆匆赶路的自己比作飘动的云,把悠闲的友人比作静止的云,暗示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

后四句转入想象:诗人病中回想这次偶遇,用"孙登长啸"(隐士典故)和"阮肇遇仙"(神话故事)来形容友人的隐逸生活。最后幽默地说:你肯定在山水间题诗留名了吧?能不能把我的名字也刻上去,让我们这些老头子一起在山水间留个纪念?

全诗妙在把日常小事写得趣味盎然:隔着山林打招呼的随性,因病不能赴约的遗憾,病榻上对友人的遥想,结尾带着玩笑的请求,都展现出文人交往的雅致和真挚友情。特别是"镵我共苍颜"这个细节,把两个白发老友的顽皮形象刻画得跃然纸上。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