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决定搬家隐居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深刻的哲理。
前四句说搬家后的生活:找个地方住下准备养老,过低调生活不需要名声。朋友来访时匆忙穿衣迎接,平时躺着看人生百态觉得好笑——说明主人已经看透世俗名利,选择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
中间两句用两个历史人物自比:像孔子的穷学生原宪一样安于清贫,又像狂士祢衡一样被权贵讨厌——这是自嘲也是自傲,表明宁可穷得有骨气,也不愿讨好权贵。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我看你很有修行人的气质,不如我们手拉手每天一起散步吧。这里的"道气"指超脱世俗的豁达,整首诗从搬家小事引申到人生选择,最后落在"找个知己共度余生"的温暖期待上,把隐居生活写得既洒脱又温馨。
全诗妙在用喝酒穿衣、散步聊天这些日常小事,展现了一种"看透生活却依然热爱生活"的智慧,就像现代人常说的"躺平但不摆烂",特别能引起当代人的共鸣。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